读《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好的爱》有感 (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市第六小学学生家长 冯肇媚)

读完《适当放手,给孩子更好的爱》一文,我明白了:有一种爱叫“放手”。我深有感触,想起了自己在教育孩子道路上,也曾和这些家长一样,有着相似的经历。

记得儿子还在读中班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参加一个家庭教育讲座,听完后还参加了一个测评。当其他孩子在独自有序地进行测试时,唯独我的儿子在测评的过程中毫无安全感,几分钟就要出来找我,根本不肯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测评。老师只能把我和儿子单独放在一个大教室,观摩我们的相处方式。后来老师给出的评价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怕事、不能独立,不敢放手去做事。她指出所有问题的源头都是我造成的。我当时惊呆了,没想到自己对儿子的过度保护,磨灭了孩子大胆探索世界的天性。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老师指出的问题像一把利刃一样刺向我的心窝里。回家以后,我一直反思自己陪着儿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发现自己真的错得离谱:儿子玩游戏,我担心有危险,时刻陪在他身边看管和保护着;儿子洗手,担心他洗得不够干净,从头到尾帮他洗干净为止;甚至连儿子上个厕所,我怕他冲不干净,都要动手亲自把厕所再冲一遍……正是我对儿子行为的种种干涉,造成了儿子干啥都要看妈妈的脸色,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唯唯诺诺,没有一点主见。

从此以后,我吸取了教训,慢慢开始适当放手,让孩子学会拥有自己的想法,动手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买了很多安全教育类的绘本,跟孩子一起学习,让他学会辨别哪些是危险的不能做的行为,由此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家里,我也尽可能的让孩子去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帮忙收拾碗筷、洗菜、扫地、拖地、收拾玩具等等。

当然,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哪怕他会做错,也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要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忍耐、学会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在做好某件事情之后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的独立、创新、合作、应变、自我保护等的能力。

慢慢的,在放手的过程当中,我感觉到孩子做事变得大胆了,而我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读完这篇文章最深刻的感受。多听家教讲座,多看教育类书籍,多看《父母课堂》,让我的家教之路越走越顺畅。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