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该怎么引导?(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李务芬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灯湖小学 陈绮瑶老师)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该怎么引导? 答: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李务芬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灯湖小学陈绮瑶老师 一、创设适宜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儿童的注意力易被新鲜、强烈多变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为能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注意创设合适的环境。学习空间相对狭小但避免拥挤,适度的照明、房间墙壁朴素无华,靠窗座位采用透明毛玻璃等。尽量选择安静明亮、宽敞简洁的地方,除了与活动相关的材料外,不要过多摆放其他无关的物品,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人不要在家里大声说话或者是看电视,也不要去干扰孩子,这样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其次,在儿童专注于正在进行的活动时,家长尽量不要频繁地打断或嘘寒问暖,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如每次在做作业时,有的妈妈就会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出来休息下吧,喝点水,吃点水果,别累着了。”当孩子想自己完成一件事时,妈妈却总说“乖宝贝,放着妈妈来。”家长以为这是对孩子表达爱意,意识不到其实是对孩子的打搅。孩子在家长频繁的打搅下,不容易集中精力,经常这样被父母宠爱着,注意力很难集中。 还有应当建立合理的常规和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排除引起儿童注意分散的外部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的睫状肌力量较强,当过度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就会出现视力疲劳。特别是电子产品的亮度高,颜色艳丽,因此更容易出现疲劳。因而,充分的休息并引导、监督孩子们有控制性地使用电子产品,将大大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 二、明确活动任务,合理安排时长。 一方面,儿童难以同时注意多个方面。因此,成人可以帮助儿童明确活动任务,把大任务拆解为阶段性的小任务。例如,家长帮助孩子将乐高、拼图、作业等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规定孩子逐个完成并计时,这有利于提升儿童在活动中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 另一方面,儿童的注意时长有限。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和大脑微功能的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所以,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与年龄成正比。一般而言,3岁儿童的注意可以维持3~5分钟;4岁约10分钟;5~6岁约15分钟;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超过注意的时长,儿童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家长应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长,活动之间可以穿插其他活动或安排间歇性的休息。 三、维持积极情绪,坚持正向评价。 较大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失落、恐惧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儿童维持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应尽量为孩子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例如,当孩子取得进步或付出努力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优秀表现进行正向强化;反之,当孩子出现失误时,也不要急着批评否定,陷入“越错越怕,越怕越错”的误区,多一些耐心和包容,为孩子提供轻松平和的心理环境。 四、调动儿童兴趣,妙用游戏训练。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针对性的训练来强化儿童的注意品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小朋友常常会突然对某项运动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这时,父母不要打击他的信心,而是鼓励他去尝试,如果孩子喜欢这项运动,就应让其坚持下去,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 同时,家长可在周末或休息时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专注力。例如,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走迷宫、找茬、舒尔特方格等游戏,提升儿童注意的广度、稳定性以及分配注意的能力。再如,在讲完绘本故事后,让孩子独立复述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甚至细节,以此来训练儿童的听觉注意力。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来训练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这些活动均对儿童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有所裨益。 诚然,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当自家孩子出现明显的注意力问题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权威机构接受评估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专业性的干预训练,进行训练和矫正的年龄越小,注意力训练的成效也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