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为什么不愿意结交新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百乐幼儿园)问:幼儿为什么不愿意结交新朋友?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答疑: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百乐幼儿园 随着幼儿与同伴持续交往,他们一般会与一个或多个同伴建立亲密关系,互相为伴,彼此接纳。这正符合《3-6岁儿童 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度中“有自己的好朋友”的大班幼儿人际交往要求。然而,《指南》中对5~6岁幼儿人际交往的要求除了“有自己的好朋友”之外,还进一步提出“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一些小朋友都极少和其他小朋友玩,缺乏结交新朋友的意愿。
不愿结交新朋友的心理原因分析 1.对新的人际关系环境感到陌生 在陌生环境中,他们之间的交往与他们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相比更加顺利、融洽。因此,他们更愿意在一起玩耍,并形成彼此间的依恋,将对方当作“安全基地”,以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从而削弱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与不安。这是他们为适应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做出的选择。 2.“行为同质偏好” 产生的择友影响回协5~6岁大班幼儿的同伴关系处于形成期,同伴交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大班幼儿大多数有了稳定的好友关系,对同伴的喜恶也趋于稳定。好朋友往往是那些与自已行为相似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行为同质偏好”。比如,他们都喜欢玩棋类游戏,总是按照彼此都接受的规则进行游戏。某次一个好的朋友请假,另外一个朋友和其他幼儿玩不到一分钟就独自活动去了。他说:“他们玩的游戏都太幼稚了,我不想和他们玩。’”可以看出,幼儿是有自己的择友偏好的,更喜欢跟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交朋友。正是这样的择友偏好, 让小朋友更喜欢和固定的好朋友一起活动,而不大愿意找其他幼儿。 鼓励幼儿结交新朋友的建议 幼儿拥有固定的好友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长期只有一个元件。社会交柱牧的得不到更多的最练与发展,语言、思推导各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激发幼儿结交新朋友的意愿。 1.营造温暖、平等的环境,增强幼儿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个体的重要心理需求。幼儿归属感强才能够积极乐观,愿意结交新朋友。首先,家长和老师应尊重幼儿的择友意愿,肯定幼儿的友谊,为他们创设充满关爱、尊重与接纳的精神环境,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融人新环境。其次,应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活动环境,鼓励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互动交往,引导他们之间相互关心与爱护,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友爱,产生主人翁意识,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人集体中。 2.提供充分的交友机会与条件,提升幼儿交友意愿 老师发现小朋友缺乏结交新朋友的意愿,如果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进行于预,维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但是,社会教育不能仅以单纯说教的方式灌输给幼儿,必须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抓住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与其他幼儿展开互动。比如,当游戏时,老师可以在一旁观察,适时介人,提出“多人棋子”的游戏玩法,吸引邀请不愿意结交新朋友的小朋友加入游戏。在活动反思环节,鼓励他们分享“多人棋子”游戏的有趣,并介绍游戏中结交的新朋友。通过让幼儿体验和回顾与新朋友互动的快乐,提升其结交新朋友的意愿。再者,开展专门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比如,开展主题活动“朋友的奥秘”,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与发展特点,结合人际交往教育的目标,通过阅读、舞蹈、唱歌、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朋友的含义,在合作、分享中感受交往的快乐,增强其人际交往意愿。公 3. 加强家园联系,强化幼儿交友行为家长在幼儿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老师简单地告诉家长“鼓励幼儿结交新朋友”是不够的,应与家长一起商量具体可行的策略。比如,家长邀请其他幼儿来家中做客,组织孩子和其他幼儿一起外出游玩,等等。家长和老师之间还需加强联系,家园统一,以夸赞、奖励等形式对幼儿结交朋友的行为表示肯定,强化幼儿的交友行为。 总之,在家园合力创设的支持性环境中,幼儿会切实体验到结交新朋友的乐趣,愿意结交更多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