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怎么办?(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教师   陈群桃)

问: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怎么办?

答疑: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教师   陈群桃

我们通常把孩子成长到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有不少家长会反映,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

之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是因为孩子在这阶段内在和外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有人称之为“危机期”、“疾风暴雨期”、“叛逆期”等等。

我们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通常被称为脑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我们的判断、逻辑推理、行为的执行、控制冲动等都是前额叶皮质来负责的。但如此重要的部位,却是我们整个人体发展最慢的部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尽管生理上到了一个非常迅速发育的时期,但他们的前额叶皮质并没有发育完善,这让青少年具有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作为家长我们不要认为孩子一些叛逆行为是有意跟你过不去,甚至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不要贸然指责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参考以下一些方法与建议,相信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过程中,能减少冲突的发生:

方法一:多肯定。

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接纳、爱和尊重。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他们特别希望能够得到父母、老师或同伴的肯定。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给到孩子足够的肯定,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闪亮的一面。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只会盯着孩子的不足,不停地去指责孩子犯错误的地方,这无疑就容易让孩子产生不满和对抗的情绪。

方法二:多听,少说。

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定要学会适当的闭嘴,多倾听。倾听不是说家长闭着嘴巴、坐在那里光听就好了,而是要引导孩子多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感受。倾听的过程也是要有互动的,哪怕你一个肯定的眼神,孩子才会有兴趣和你聊下去。

方法三:学会对孩子示弱。

有句谚语是“大树底下不长草”当家长用过于强势的姿态与孩子沟通时,孩子就会感到处于弱小的地位要么变得胆小怕事不愿意说话要么就是也开始学会咄咄逼人,自然就很容易与家长发生冲突。家长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亲子关系是第一位的。

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长在沟通中应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感受到关系紧张时要收敛并且想办法修复关系。特别孩子情绪爆发时,不能硬来,家长可以适度示弱并进行安抚,等孩子情绪缓和了,再继续讨论有争议的话题。

方法四:采用“先跟后带”的谈话技术。不管孩子提出了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而是学会先同理孩子,认同值得肯定的那一部分,孩子觉得你是理解他的,即“先跟”;然后再引导孩子理性思考,做出合适的选择,即“后带”。

最后,把一个心理学家的话送给大家:“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